近日,山东省教育厅(省委教育工委)公布2024年度山东“十佳百优”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。我院孙素芳荣获“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”称号。
孙素芳,女,汉族,1970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副教授,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、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。从教三十多年来,始终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严格要求自己,以“实”当头,以“干”为先,“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”,其主讲的课程获评滨州医学院校级一流课程,其出版的专著《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研究》荣获厅局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,先后被中国教育报、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》等媒体期刊进行书评推介,多次获得学校“优秀教师”“年度考核优秀”“师德考核优秀”“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”等荣誉。
做活课程内容,架起理论与现实的桥梁。要让学生觉得思政课“离自己很近”,关键在于把思政理论讲“实”、讲“透”、讲“近”。不仅结合古今中外医学大家、特定的医学场景、社会热门话题等谈“人命至重,贵于千金”“医乃仁术,医者仁心”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“医学不仅是科学,更是人学”的深刻含义,更要谈医学生的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。有的学生说:“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我们很近”。创新教学模式,打造师生互动课堂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通过发送弹幕、随机点名、抢答、课堂练习、投稿、小组讨论、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,探索在雨课堂场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,建立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集知识学习、能力、观念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互动交流机制。营造宽松、民主的教学氛围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,“课堂是大家共同学习的地方,每个同学都有非常宝贵的想法,需要我们思想的碰撞与交流。每一个同学的观点都很重要,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思考。”在孙素芳老师的鼓励下,许多原本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学生逐渐爱上了思政课堂。拓宽教科研视野,助力教与学相长。面对思想活跃的学生,及时更新知识储备、提升专业素养是基本要求。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思想政治教育、医德教育等,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和教研课题10余项,撰写专著教材5部,发表论文20余篇,首位获得厅局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,尝试进行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,荣获校级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,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获得省级及校级立项近10项等。